•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研究指导

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意义

时间:2012-11-30 9:57:49   作者:柯妍   来源:走进教育科研网   阅读:1581   评论:22
内容摘要: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教师世纪之交,中小学教师队伍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挑战来自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大计,教师是根本。当今各国都把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综合国...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师队伍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挑战来自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大计,教师是根本。当今各国都把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挑战来自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过程,教育将提供关键必的人才资源和智力的支持。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先行。挑战来自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和提高普及质量的关键都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科研素质是实践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进,课改在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不仅是一个实施者和实践者,而且是一个实验者和开发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教师还是一个研究者。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素质成了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为所有教育实践,最终都要依靠教师来完成。此次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这是身为教师者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

国外,尤其是美国,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教师是一个研究者”。我国当下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是骨干教师培训,也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事实上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是由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承担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以及开展的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极其创造性的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

(四)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在当代教师的发展中,既有外在因素的作用,又有内在因素的作用。在内在因素中,教师素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在发挥作用,其中,教育科研素质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是当代教师的工作方式之一

教师的工作历来以教师为中心,口耳相传,教师知道什么就教什么,有多少讲多少,但现在,正如前文所述,时代的发展,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复杂性,教师必须通过科研,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吸收与整理信息的能力与实际指导学生能力。否则,无法开展工作。有人预言,在21世纪教师和护士将成为最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原因之一就是在科技高度发达后,许多行业将被机器取代,然而,机器则无法取代人作为直接研究或工作对象的职业。

2.科研是当代教师进修学习的方式之一

最初的教师不存在“进修”的概念,后来的教师进修和“上学”几乎是同义词。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师进修理论的重大突破,教师的科研活动也列为教师进修的形式之一。因为教师科研的展开过程,就是教师科研能力获得形成的过程。教师在科研过程中,要不断吸纳有益的知识经验,借鉴先进的教改成果,通过对课程、教学、德育、管理、评价等诸多教育教学问题及规律的探究与总结,并创造性地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探索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新体系。研究还意味着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自觉地学习,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教育规律,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提高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在与专家、同行交流和自己潜心琢磨中,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教育观念部分或全部重建。

3.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理论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科教学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或是验证;或是补充完善;或是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当研究活动结束,教师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进行理论的提升。因此,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进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理论的拓展和水平的提升。

第二、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三个方面。⑴量的拓展。即知识的更新、补充、知识范围的扩大。⑵知识的质的深化。即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的批判与创新。⑶知识结构的优化。即文化知识为背景、学科知识为主干、相关学科知识为补充、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构建复合性的知识结构,这是专业性教师追求的目标。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教育、教学、心理、科研、课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促使教师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的新知识,如最新的文化基础知识、最新的学科知识、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等,以适应开展教育科研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创新的需求还要求教师对已有知识在质的方面的深化——对已有知识的质疑、批判或创新。随着各方面知识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从而构建起新的复合性的知识结构。

第三、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下述的三种能力对教师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⑴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反思就是指教师个人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现象、和问题进行审视、分析、探讨、研究,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手段和能力。

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行为,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或修正。通过对课题研究的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行为。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对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⑵促进教师探究能力的提高。探究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核心,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发现问题规律的一种认知活动。探究能力是现代教师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必备的能力。

科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概括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如:“建立假设”这一环节,它是对问题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简洁的陈述,是试图解释一种模式或预测一种结果的试验性观点。它是研究个体在对问题因果关系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如若不然,问题的假设是建立不起来的。

课题研究过程的其它步骤也同样如此,每个结论的得出,每个现象的解释,每个成果的获得,无一不是经过探究而得出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⑶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在教育教学等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深入的思考,不断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的能力,这是新时期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第四、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并体现自己志趣、能力与独特个性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它包括对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和对职业状况的满意等。

搞教育科研,科研课题是一个载体,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通过讲座、报告、看音像资料、听课、专题评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提高认识,取得共识,这是一条成才之路。这样的例子很多,象李吉林、马芯兰、顾冷元等等,都是科研成功的范例。

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教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在成功的激励和鼓舞下,教师进一步形成了蓬勃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心态,专业的心理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可使青年教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使老教师打破了高原现象。因此,他们在教学中更加自信,更加增强了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师的专业自我逐渐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包括知识更新、能力提高、专业心理品质形成的内涵丰富、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是建立在教师自主寻求发展的基础上,其本质力量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

科研课题的研究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活动,它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各种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激发教师自主寻求发展,促进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因此,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4.教师科研促进教师其他素质的提高

    无论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知识结构更新,还是自我意识增强,都离不开教师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思维能力的提高,本身就是科研的目的之一。同时,教师科研可以满足教师高层次心理需要,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展示个人才华,发掘自身潜能,拓展自身的创造性,有益于个人发展。潜心于教育科研,从中可领略到创造的意境,有利于培养教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无私奉献、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而长期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劳动,墨守成规,极易促发教师职业性倦怠心理。

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走进教育科研网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黑ICP备16003857号-1     Copyright© 20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