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行为调研活动综述
作为省教育厅2014年度调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牵动重大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这次调研是为了全面了解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行为的现状,改善中小学教师信息行为,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教师信息行为角度为提高我省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出理论和事实依据。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制定了《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行为的现状调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相关市(地)、县(区)教研、教育科研部门协助下,从10月下旬开始到12月22日最后一份调查问卷的返回,历经两个月的时间。其中座谈调研最初设计是在全省召开10场每场20名任课教师的座谈会,但最后历经三周时间完成十一座谈会和一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牵动重大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双鸭山实验区课题研究汇报会。
为了保证这次调研工作质量,项目组从问卷调研和座谈调研两个角度展开了调研活动,并由本人亲自实施、完成。
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参照大量文献基础之上,设计、编制了《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行为调查问卷》,本问卷设计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小学教师基本特征的调查,包括性别、学历、年龄、职称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第二部分是对中小学教师信息行为的调查,该部分是本问卷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教师信息查询行为、教师信息处理行为及教师信息利用和传播行为。
(二)问卷总体情况
本项工作的调研对象为全省中小学任课教师,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县(区)随机选择20所学校,每校随机抽10名取任课教师;9月下旬启动、下发调研问卷,在哈、齐、牡、佳、绥化、大庆、伊春、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绥芬河等市(地)有关县(区)展开。截止12月22日有25个市县区、学校返回调查问卷4429份。按照“方案”计划调查问卷在10月30日前返回,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影响了问卷返回的进程。
总体上看,各市地、市县区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从问卷的有效率来看还很不近人意,尽管我们在“方案”中做了详尽要求和说明,还是有出现了近30%的无效问卷。主要问题是出现了雷同卷、丢答案和一个人完成多份答卷等情况。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各有关部门委托各学校自己来完成的,组织者没有按照“方案”的要求对参与答卷的教师提出填写要求和说明,也不排除学校组织者和参与调研的教师没有给予重视。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再组织类似的大型调研活动,有条件的最好是组织课题组成员分别到学校亲自组织教师答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三)问卷筛选、录入及分析进展情况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对调查问卷进行两次筛,即卷面上的宏观筛选和录入中的相邻雷同问卷的剔除。在回收的4429份问卷中,筛选出有效问卷为3073份。目前录入完毕,现在正在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对所收集问卷的数据的频数分布等进行数理统计。
待相关数据出来后即进入具体的问题分析。
二、教师座谈
根据“方案”精神和院里工作及基层工作的实际,采取事先安排、择机进行的方法。在参加问卷调查的25个县区中,选择了十一个县区开展座谈调研,原则是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县区的20所学校中每校抽取1名任课教师参与座谈,座谈时间大约120分钟。座谈(或访谈)提纲由相关县区教科研部门提前发给参与座谈的教师,做好发言准备。相继在哈尔滨的道外区、绥化的肇东、大庆的林甸、齐齐哈尔的泰来、鸡西的鸡冠区、牡丹江的穆棱、绥芬河、伊春的伊春区、鹤岗的萝北、双鸭山的宝清及五九七农场中学召开了十一场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教师总计264人。
除此,还在双鸭山市教育研究院召开了一场黑龙江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牵动重大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双鸭山实验区课题汇报会。
(一)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拟定了座谈(或访谈)提纲如下:
1.你对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的理解,是否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
2.你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的了解、常用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情况。
3.你对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应用的熟练程度情况。
4.你在教学实际中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最需要哪些教育资源?
5.你是否能自己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如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6.你是否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以身示范?
7.你最希望得到怎样的培训?
8.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二)具体行程
首场座谈会是10月23日下午在哈尔滨道外区第二十一中学进行,座谈会由道外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主任江淑芳主持,来自基层学校任课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计18人参加了座谈会。
第一次出行(10月28日至11月1日):
10月28日下午出发前往肇东市,10月28日上午在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座谈会,会议由肇东市教师进修学校办公室主任刘志国主持,来自基层学校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9人参加座谈会。
10日29日下午出发前往大庆市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汪洋特意从全省教师培训大庆现场会返回林甸,就教育科研、教师信息行为等事宜进行了交流。30日上午在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座谈会,会议由教师进修学科研所所长柏林主持,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信息技术的冯校长及来自基层学校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2人参加座谈会。期间还应邀到林甸县第四中学就学校科研工作与该校领导进行了交流。
10月30日下午从林甸前往齐齐哈尔,10月31日上午在齐齐哈尔市教科所赵留山陪同下前往泰来县,并在泰来县实验小学召开座谈会,会议由县教科所冯占杰主持,进修学校王书记及来自基层学校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6人参加座谈会。下午返回齐齐哈尔市。
11月1日上午从齐齐哈尔市返回哈尔滨。
第二次出行(11月3日至11月6日):
11月3日晚乘开往鸡西的火车,11月4日早到达鸡西,鸡西市教育局副局长姜长松、教科所所长曹兴吉前往火车站接站,简单早餐后一起前往鸡冠区鸡西第十八中学的座谈会现场,鸡冠区教育局局长景承保、书记田天红及来自鸡冠区基层学校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4人参加了座谈会。
11月4日下午在鸡西乘客运班车前往牡丹江的穆棱市,11月5日上午在穆棱四中召开座谈会,市教科所所长赵国华主持会议,来自基层学校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0人参加座谈会。期间在教育局丁元武副局长陪同下参观了穆棱希望小学和正在建设中的穆棱教育中心。
11月5日下午在穆棱乘客运班车前往绥芬河,11月6日上午在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座谈会,会议由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于龙主持,校长薛凤彩及基层学校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2人参加座谈会。下午应邀与省首批实验基地、市研究团队的学校代表进行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交流。在绥芬河期间还应约到绥芬河第二中学学校领导交流了课改情况。
11月6日晚乘火车返城,11月7日早回到哈尔滨。
第三次出行(11月24日至29日):
11月24日中午从哈尔滨出发前往伊春,25日上午在伊春区育林小学召开座谈会,伊春市教育学院科研所所长郭长虹主持会议,市教科所副所长张艳红、伊春区科研所负责同志及来自伊春区基层学校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6人参加座谈会。
11月25日下午从伊春前往鹤岗的萝北县,下午四点左右到达萝北,并在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徐建华、副校长下夏英文的陪同下前往萝北县第二小学,听取了该校领导教育科研工作情况介绍并与之进行了交流。11月26日上午在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座谈会,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夏英文主持会议,县教育局副局长闫庆生、进修学校校长徐建华及来自基层学校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6人参加座谈会。期间还参观了教师进修学校微课录播室、县少儿活动中心。
11月26日下午从萝北前往双鸭山市,27日上午在市教育研究院召开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牵动重大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双鸭山实验区课题汇报会,来自各子课题学校代表31人参加会议,先后听取了文化路小学、市教研院语文教研部、三十一中学及职业学院师范部代表的课题研究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建议。
11月27日下午在双鸭山市教育研究院教科所所长刘志才、信息部刘主任的陪同下从双鸭山前往宝清,11月28日上午在宝清县第四中学召开座谈会,会议由宝清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孟所长主持,市教育研究院教科所所长刘志才、信息部刘主任,宝清县教师进修学校业务副校长及来自宝清县基层学校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25人参加座谈会。
11月28日下午前往五九七农场,在五九七农场中学召开了调研座谈会,会议由五九七农场中学办公室陈清军主任主持,来自五九七农场中学及小学的教师代表20人参加座谈会。
11月29上午由五九七农场返城,下午四点左右返回哈尔滨。至此,整个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行为调研活动全部结束。
(三)教师信息行为座谈会总体情况
1.基本状况
总的来说,教师们都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也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除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外,学科任课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的了解、常用设备操作不是太熟练;教师们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和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目前教师最急需的是与现行教材相匹配的教学素材;在课件制作上,教师们对简单的演示文稿还可以,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难度甚大;在培训方面还是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实战性较强的培训。
2.座谈中反应出的问题
一是设备不均衡。主要是以前配备的已经老化,不能更新;新配备的学校比例很小;多数学校没有先进的触屏电视、电子白板。
二是教学资源获取的渠道单一。网上多数资源是收费的,不收费的教学用不上,特别是教材在更新,原有的资源不能及时更新。小学教师大多都是都教语文数学两个学科,没有时间搜集教学素材和制作课件。一些学校计算机还不能正常上网,有的教师得下班回家上网查找资源。
三是设备及课件的运用问题。年轻教师还可以,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而45岁以上老教师的认识跟不上形势。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及课件的运用有过分的依赖性,甚至出现了上课停电让学生上自习的现象。
四是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问题。由于经费问题,制约多数教师不能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另外,各级培训很多,培训内容理论多,实战演练少,针对性、时效性不强,还缺乏培训的连续性。
五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致使一些教师没有积极性,特别是45岁以上的老教师和已经晋上高级教师的教师。
六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误区。表现两个方面:即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运用教学课件;有的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认为,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质量。
七是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相关概念不是很清楚。座谈中通过与教师们的交流,发现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从辅助课堂教学到与课堂教学整合、与课堂教学融合直至到发展到今天的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这样发展过程不是很清楚,多数教师还只停留在辅助教学这个层面上,不清楚什么是“整合”和“融合”。
以上的基本情况和座谈反应出的问题,是本人对通过全省十一场教师信息行为座谈会的宏观梳理提出的,还不尽完善;上述问题及这些问题对教师信息行为的影响等,还要通过座谈记录和录音回放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
最终的调研报告将汇总上述调查问卷和座谈调研两个方面的内容,预计2015年3月份完成。
这次调研活动得到了相关市地、县区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鸡西市教育局副局长姜长松,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王福义,双鸭山市教育研究院院长韩喜学、绥芬河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薛凤彩等领导;及鸡西市鸡冠区教育局局长景承保,萝北县教育局副局长闫庆生、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徐建华,穆棱县教育局副局长丁元武,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汪洋校长等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感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鸡西鸡冠区座谈现场
泰来座谈现场
宝清座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