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科研理论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时间:2019-4-6 20:49:48   作者:柯妍   来源:走进教育科研网   阅读:1086   评论:28
内容摘要: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一、课题及相关概念(一)课题与问题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载体。课题与问题之间有着割不断的内在联系。《现代汉语词典 (修...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一、课题及相关概念

       (一)课题与问题

        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载体。

       课题与问题之间有着割不断的内在联系。《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对“课题”的解释是:“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可见,课题是“问题”,是“重大事项”。

       课题应该与“问题”有关,然而,课题的问题与一般的问题不同,它具有创新性、价值性及可行性特征。即这里所说的问题应该具有专业性,应该是有价值的,应该是需要探索的,应该是能够解决的。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问题,才能成为课题。

        有人说“问题即课题”,其实问题与课题是有区别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课题。

       (二)课题与项目

        什么是项目?《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对“项目”的解释是:“事物分成的门类。”事物的一个门类里面应该包括很多领域,每个领域里面又包含很多问题。因此,科研领域里谈到项目时往往指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课题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带有综合性的科研问题。

        课题与项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课题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课题的有机组合形成项目。另一方面,课题与项目的划分标准也是相对而言的。对某一个研究者或研究群体来说,可以从单个的课题入手,不断深入,形成系列的课题,从而组成项目;或者承担一个项目后,分成若干个课题逐一进究,最终取得大的突破。

         二、课题的基本类型

        掌握课题的类型,有助于准确地申报课题和明确地研究课题。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把课题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课题功能的角度,可把课题分为基础研究性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一)基础性研究课题

        基础研究课题主要目的是认知未知,发现普遍规律,形成发展理论。教育中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主要是关于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理论性课题。例如,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对人类学习行为的研究、对教育本质的研究等。侧重探索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试图解决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强调研究的深刻性和系统性,对教育科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可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研究者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

        (二)应用性研究课题

         应用性研究课题是运用基础研究中得出的一般规律、原则等理论性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课题。

         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着重将已有的教育理论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探索教育规律,检验教育理论。

        应用性研究不但对于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意义,而且能够促进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应用性研究要走“学习、借鉴、融合、创新”之路,绝不能生搬硬套照抄教育理论、他人的经验,要结合具体的教育实际进行应用研究,才能走出一条应用研究的创新之路。

         中小学教师所做的课题以应用研究课题居多。

        (三)开发性研究课题

        开发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努力开拓新的领域;二是发现和利用新的资源。开发性研究课题是在前两种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中的开发性研究多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工具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例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发与推广、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推广、教学用具的开发与推广等。上海市青浦区顾泠元数学教改小组进行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成果的推广研究,就属于开发研性究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研究课题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

        从其他角度分还可分为:

        规划课题与自选课题,一般课题与重点课题,大型课题、中型课题、微型课题,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综合性课题与单一性课题,实验性课题与描述性课题,新开课题、结转课题、委托课题与自选课题,等等。

        总之,对于教育科研课题可以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类。各种类型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课题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综合。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探索科学施教的途径

        科学施教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追求,它需要以研究为支撑。教师的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而实施的,因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寻找到教育教学的一些规律、原则、模式、策略、方法等,从而科学施教,有效施教。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既追求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施教,也追求教教育结果上的有效高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会加深对所研究内容的认识,从而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改进日常教育教学方式,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所以,课题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进修、教研等多种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可以改变教师,可以激发教师的科研动力,拓展教师的专业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使教师形成问题意识,不断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

         ——《中小学校长》2009年第8期:《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事实上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是由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承担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以及开展的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极其创造性的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 

        (四)校本研究的重要内容

         校本研究直接指向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其特点是将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在学校第一线的教育者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中的众多教育教学现象,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学生德育等,都可以成为校本研究的对象。教师借此可以探索、验证某种教育教学设想,乃至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学校也可以通过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科研发展。

        四、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每一项科学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教育科研也是如此。而所选题的课题又是从所提出的问题中得到的,所以,要进行选题就必须先进行提出问题。如果把选题看作是进行教育科研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提出问题就是选题的准备了。对于很多要进行教育科研的老师来说,如何选题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工作。

(一)选题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创新性,也就是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来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方面,它是新颖的。

2.价值性原则

所有的科研活动都必须有价值,课题选择作为科研活动的一环,同样要求它本身要有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强调选题的价值性。如果一个课题的研究没有现实意义,对教学实际没有多大的积极作用,没有推广的价值,那么研究这样的课题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考察一个课题的价值,主要要看它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理论价值也叫“学术价值”,是指课题对于检验、修正和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方面的作用。如“成功教育的理论研究”“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等课题,其价值就主要体现在理论价值上。所谓应用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成果将可以直接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意义。比如“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五·四’学制研究”等课题就具此价值。也有的课题,同时具有理论和应用双重价值。

一个课题无论是有理论价值还是有应用价值,都说明其具有价值。但对于一般中小学教师来说,宜选择更接近工作实际、更宜于开展的有应用价值的课题。

3.明确性原则

所谓明确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在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要素的规定与表达上必须明确、规范无歧义。

由于研究方案的设计、实施及成果鉴定等一系列研究过程都是围绕研究课题展开的,所以研究课题必须方便这些程序的操作,而不能够误导或陷之于被动。假如我们将弱智儿童的教育研究定题为“残疾儿童的教育研究”,那么由于残疾分为智残和肢残,就错将肢残儿童的教育研究扩大进去了;如果我们将单亲学生教育研究定题为“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研究”,就无法确认对丧亲子女的教育的研究意义。

4.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是指课题所涉及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能够违反法律法规、损坏他人身心健康等。

有些课题不符合道德伦理、甚至违反法律规定,就不应该选择。如我们不能确立这样的一些课题:“如何引导学生用早恋促进学习”、“体罚在教育中的积极意义”等。

还有一些课题本身没问题,但可能需要用到一些不人道、违反法律法规的方法,也不应选择。例如,国外曾有心理学家通过实验使儿童原本并不可怕的有毛动物产生恐惧。虽然他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价值,但遭到一致谴责。

5.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又称创新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创见,有新意,不能步人后尘。它要求科研者在该课题方面必须有真知灼见和独特创造。

课题的前瞻性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前沿。科研的深度是无限的,如果有一个课题达到了其他人未曾企及的深度,无疑这个课题就具有了前瞻性。

2)学术空白。这是针对科研的广度而言的,一个别人未曾涉足的研究领域,或一个新的理论创见,都能真补学术空白。这种课题也具有前瞻性。

3)奇想异见。奇想是指一些突破常规的有价值的奇思怪想。比如“语文室外课构想”、“三学期制构想”等;异见就是翻案文章,是指对定论或他人的理论所持的不同意见。

6.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我们选择的科研课题要与我们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所以又称可实现性原则。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科学品格、兴趣爱好及献身精神等,客观条件是指所研究的课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协作条件、环境条件、相关的科学发展程度以及研究经费等。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有关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应该具备,一些教育统计和简单的评价及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应该知道,否则,对在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就很难作出正确的解析。

科研工作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所以任何课题都有研究失败的可能。但一个课题如果不是科研者熟悉的,或不是可以胜任的,则表明主观条件不成熟;如果不具备一个课题研究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则表明客观条件不成熟。主客观条件不成熟,科研工作自然劳而无功。我们选择课题,要结合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使其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将科研风险降至最低。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科研工作都会遇到困难。我们不能把将遇到的正常困难看成是违反可行性原则。课题是否可行,要通过科学论证才能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大胆选择科研课题。

(二)选题的策略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选题的角度、视野、侧面、方位、线索等都对课题的研究优劣影响重大。突破口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的实行。即是说,教育科研选题需要有技巧、有方法、有策略。下面从八个方面谈谈选题的策略。

1.选择前沿性课题

教育科研的前沿主要是指教育领域中最紧迫、最急需、以及影响面最宽的课题。

选择前沿课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把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第一选择的课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从总体说,要能站在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腾飞这一前沿上。选题要有长远眼光,高瞻远瞩,切不可急功近利。

2)在学科之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一个鲜明特征是整体化趋势。已知和未知的交界区,理论与实践、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焦点,往往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空隙处。正是这些地方,隐藏着丰富的科学矿产,隐藏着许多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到这些地方去努力开垦、探索,是大有作为的。

3)围绕素质教育这一课题狠下功夫,大做文章。

在我国迈向新世纪,奋力实现新世纪远景目标的今天,教育科研最突出的前沿课题应选择在哪里?我们认为应选择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重大课题上来。

2.选择空白性课题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填补空白的表现形式有六种:

1)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概念,论证成理;

2)对已有理论作出新的解释、论证,使原有理论得到深化;

3)探索出事物的新规律或变未知为已知,深化了认识;

4)对学术界争鸣的问题发现新的资料,提出了新的见解,使问题有所突破,并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5)纠正了原有的理论、概念、原理的错误;

6)在本学科边缘学科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或提出了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进行了首次科学论证。

3.选择同传统观点相悖的课题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在那些人们司空见惯,甚至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中,包含着许多未知世界。有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浓厚的探求兴趣的人,能从“无疑”处质疑。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少中小学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提出一些质疑的、与传统观念相悖的观点。

4.选择应用性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其特殊的有利条件和存在一定困难的双重因素,能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是得天独厚的最大有利条件。教育的实践是丰富多彩的,经验更是层出不穷,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工作中寻找研究课题,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5.选择主客观条件较成熟的课题

教育科研选题,应遵循可行性原则,应根据实际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自身条件而定。属于主观条件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特长。研究一定要力求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以便对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论素养。有了专业,就有了长处,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2)爱好兴趣。兴趣反映一个人的主观爱好。兴趣是生活的导师,也是科研的导师。教育科研兴趣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内涵,是在科研中促使人们积极追求、探讨的一种爱好。所选的论题对作者要有吸引力,要能够给作者带来研究热情和积极性,迫使作者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努力研究,产生一种写作上的冲动,非把它搞出来不可。

3)教育研究能力。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名师出高徒,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了,教师的威望地位提高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素质,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后才能显示出强的后劲。教育科研能力的具备成为现代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教师具备了教育科研能力,才会以敏锐的眼光、善于质疑的头脑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有效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和果断解决问题。

属于客观条件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条件。要使教育教学实践得以科学进行,必须首先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就是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先导。

2)资料信息、设备工具。无论是亲自调查获得的材料,或是第二手资料,或是设备工具,都是教育科研课题确定中首先要考虑的客观因素。没有资料,研究寸步难行。课题研究涉及的资料很多,光靠自己手里的图书资料是不够的,必要时还需外借有关资料。

3)氛围环境。适当的舆论环境是教育科研不可忽视的因素。良好的氛围环境是领导重视、同仁支持、家人协助、个人努力营造而成的。

6.选择大小适宜的课题

所谓论题的大小,是指论题包含论证对象范围的深广程度。对于刚刚步入学术研究领域的人来说,肩嫩力单,尚处于学步阶段,最好选择那些小一点的论题来研究,这样成功的系数要大一些。题目的大小不是绝对的,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同时论题的范围要明确,把目光聚焦在某一个点上。要把握题域的宽窄程度,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宽泛,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俱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

选择适宜的课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严格把握“度”

选题应根据自己知识积累和知识贮存,以及兴趣、爱好等诸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大小适度的论题。这个“度”,应该要把握好。因为题目太大了,驾驭不了,力不胜任,难以完成。题目小一点,容易把握,“跳一跳,摘到桃子”。大小要适宜,量力而行,由浅入深,不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如果好高骛远,贪大贪深,选择那些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无法驾驭的论题,研究时浮光掠影,力不从心,勉强为之,那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小一点的论题解决不了大问题,产生的不是宏篇巨作,却是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是了解和掌握研究问题方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它可以为以后写大题目,解决重大疑难课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控制难易尺度重在选准论题的角度

题目有难有易,可大可小,需因人而异。有的教师早些年已选好方向,做好准备,现在要大干一场,就没有什么不好;但对多数人来说,还是“小题大做”、“以小见大”为宜,尽可能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就是说,选准论题的角度,适当选择一个侧面,一个典型问题,谈深谈透,而不是贪大求全,贪多求广。

(三)获取教育科研课题的途径

教育科研的选题途径很多,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

1.结合教学实践选题。实践是科研的基础。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选题是最常用的途径。有位在电大中文专业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师毕业前夕深为写毕业论文所苦恼。后来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回顾总结十余年小语教学实践,选定“谈形象思维在小学语文读写训练中的作用”为题,写出了一篇好论文。许多著名的教师所写的论文,大都是结合自己的实践选题的。

    2.追踪热点问题选题。选题要考虑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注意当前教育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和普遍议论的“热点”问题。例如,素质教育进课堂,创新素质的培养等等。

    3.沿着前人足迹选题。任何研究成果的取得,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前人刚刚开始接近而还没有明确提出,或自己开始着手但并未最终解决的课题,这是选题的一条重要思路。另外,受前人成果的启示进行研究,或补充前人的疏漏与不足,甚或纠正前人的谬误,进而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可以说是一条选题的捷径。

    4.参与学术争鸣选题。在科学研究中,不同观点的争辩是科学发展的正常现象,也是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真理总是愈辩愈明的。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争出了多少名家、流派,写出了多少流传千古的华章。解放以来,教育界也出现过不少争鸣,促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5.利用灵感思维选题。灵感思维也叫顿悟思维。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大脑会忽然闪现一个念头,尤其是在冥思苦想之后,有时在梦里也会诱发这种无意识的闪现,这一闪念往往稍纵即逝。牛顿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的一闪念,寻找到万有引力的研究课题,就是一个例子。需要注意的是,闪念产生后要立即抓住。苏轼说:“作诗火速捉逋亡。”逋亡,就是指在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意念。论文选题也要注意“火速捉逋亡”。

(四)课题选择的过程及方法

1.选题过程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定过程是一复杂过程,往往经过了一个从产生研究动机到勾画出研究大致轮廓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提出的初步研究假设进行不断检验的过程,其基本程序如下。

⑴形成假设。这是选择课题的第一步。各人形成假设的途径往往不一,有的可能是在阅读、研究有关教育理论文献(如研究报告、教育论文索引、教育期刊、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专著)时,受到某种启发或看出了某一破绽,而产生了研究的动机并形成初步假设。有的则可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或偶然获得了成功而形成研究的动机与假设。

⑵了解情况。在假设的基础上,研究者就要带着这一问题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该问题被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程度等。

⑶深入思考。反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问题值不值得研究,如果值得研究又应怎样研究。

⑷确定课题。随着思考的成熟,原有的朦胧模糊的想法逐渐变得集中和清晰,原来举棋不定的心态也会坚定起来。既如此,就应迅速地定下研究课题。

2.选择课题的方法

选择课题的方法较多,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一些方法:

⑴经验判定法。这一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再依据自己的经验筛选出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确定一项(或几项)教育科研课题。

⑵借题蘖生法。这是指研究者借助于国家、省、市(地区)、县研究的一些大课题,从中分蘖派生一些小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⑶定量优化法。这一方法指研究者首先通过调查等方式,找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作为预选课题,依“普遍性”“急切性”“重点性”“可研性”,这四性分别对每一个预选课题赋以表示程度的分值。再运用运筹学有关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依据数量比重确定出12项教育科研课题。

除上述三法外,常用的选择课题的方法还有许多,如资料分析法等。此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术团体也常常直接下达研究课题。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选择研究课题,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研究者应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这里所说的方向,包括领域方向、学科方向和类型方向。领域方向是指在学校教育领域,或是在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领域里选择研究课题;学科方向是指确定在学校教育领域选择课题后,选择班级管理问题,还是课堂教学问题,若是教学问题,是语文教学问题,还是数学教学问题,或其他学科的教学问题;类型方向则是指对理论问题进行的研究,还是对实践问题进行的应用性研究。

第二,尽量把问题具体化。课题选定后,为了研究过程的方便,应尽量将课题分解为有待研究的若干个小问题,从而找出这个课题的研究步骤的相关网络,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的分析过程。

例如,某学校教科室选定的课题是“学校整体改革研究”,这课题不仅大,且综合性强,他们将其具体化为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研究问题,统一设计,分组实施,大大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使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在选择好课题后,就可以用书面的形式对问题进行陈述,或写选题报告了。


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走进教育科研网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黑ICP备16003857号-1     Copyright© 20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