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育科研-www.keyan8.com(WAP手机版)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师节设立3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

作者:记者 柴葳  来源:教育部官方网站  阅读:1425

立教之本  兴教之源

  ——教师节设立3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综述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无疑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战役。3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出新招、解难题、开新局,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日益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名副其实的奠基者。如何建设好这支世界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从1985年设立教师节至今的30年间,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始终发挥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和根本要求。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无疑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战役。3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出新招、解难题、开新局,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日益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夯实根基,铸牢教师队伍大本营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清晰地记得,1985910日,中央有关领导参加的开学典礼正在北师大操场上举行。当天,我们教育系84级(1)班的4名同学,打出了教师万岁四个大字,表达对教师的敬仰和向全社会呼唤尊重教师职业的心声。吴霓说,当时他们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尊师重教的传统,随着教师节的设立又回来了。198511月,原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改革和加强各级师范教育,普遍推行提前招生、定向招生和培养制度。教师节的设立具有极明显和重要的象征与导向意义,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地位,更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说。 

  在教师节设立10年后,教师教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个发力点。19969月,原国家教委在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把师范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优先发展,适度超前1999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 

  此后10年,我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从结构调整开始的飓风式发展变革,直至2007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在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下,教师教育体系更加开放,更加趋向一体化。在从中师、大专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过程中,从1999年到2013年,我国本科师范院校由87所增加到113所,专科师范院校由140所减少到55所,中等师范学校由815所减少到110所,高师毕业生和中师毕业生之比从1999年的38.461.6提高到2013年的89.710.3,师范毕业生学历层次显著提高,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院校积极参与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教师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到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趋势和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法,科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保障教师质量持续提升的作用。吴霓认为,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顺应了教师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2012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会前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葛明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文件将高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重点推进内容,不仅提供指导思想,还列出了具体的措施和途径,这在国务院的文件中是不多见的。 

  事实印证了葛明贵的判断。同年11月,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分别出台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等6个配套文件,着力解决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存在的瓶颈问题和突出矛盾,教师队伍建设由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教师专业成长和师德建设两条腿走路,是3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明确思路。每年教师节,全国上下对优秀教师的集中表彰正是师德建设成果的彰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4次颁布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实现师德建设政策体系全覆盖。近年来,师德建设制度体系更是不断完善。 

  补齐短板,提振农村教育精气神

  一直被生源减少、师资老化困扰的湖北省广水市蔡河镇中心中学校长汪国,脸上终于有了轻松的笑容。20123月,湖北省省级统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补充新机制正式启动,政府给钱配教师,农村校只管使用,让不少农村校长精神为之一振。 

  其实,像湖北这样着力补齐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可以说是30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80%的教师在农村,针对农村师资底子薄、结构不合理等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难题,国家确立了着力破解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分类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 

  设立教师节后的10年里,补短板的努力更多体现在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上。1985年的改革,明确中小学教师加发教龄津贴,并将工资标准提高10%1993年的改革,设立课时津贴,大力保障教师工资按时发放。 

  1990年,苏州振华中学副校长袁卫星曾在农村中学任教。当年我和我夫人两个教师,一年工资买不上一台彩电。因为待遇低,不少教师辞职下海了,我也曾动摇过。后来教师的地位待遇得到了保证。袁卫星说。 

  正如袁卫星所经历的那样,以提升教师待遇来改善农村教师发展环境的思路一直延续至今。2006年,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到2010年第二季度,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奖励性部分已经覆盖了在职人员1051万人、退休人员382万人。 

  30年来,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增长了43倍。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教育行业平均工资多年来首次高于国家机关,总体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2011年启动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2013年实施的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更是锦上添花。 

  现在农村教师待遇比城里教师还高,学校条件也好,大家都不愿调入城里!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校长万国华说。在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下,如何弥合城乡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真正让农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下?党中央、国务院想得更多,做得也更多—— 

  2004年实施的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吸引了8881名优秀应届本科大学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任教;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四部委联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已累计招聘特岗教师43.2万人,覆盖中西部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2007—2013年,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共招收7.2万名免费师范生,其中4.5万名毕业生中有90.8%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全国22个省份开展的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每年约有3万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2010年启动实施国培计划,重点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截至2013年,累计培训教师493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9%; 

  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工作的试点省份已达14个,共在63个县设置支教点3521个,累计招募志愿者7081人次; 

  2014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锐意改革,规划教师队伍成长阶梯

  我有幸在41岁的时候成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职称制度,我的专业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远。袁卫星认为,职称制度改革实质是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评定。 

  纵观3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进程,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专业标准越来越细化。 

  其实,从1986年中央职称领导小组首次将中小学教师纳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起,我国就开始了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从2009年国务院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到2011年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31个省份104个地级市,一项改革牵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心,也悄然改变着他们的命运。截至2013年,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9个地级市首次评出806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违规违法行为被媒体披露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通过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加快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从源头杜绝这种现象,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曾作为主持者之一参加了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考试大纲》的研制与命题工作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惠中认为,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的准入制度。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我国教师队伍由数量补充向内涵提升转型,以往的教师资格制度存在教师资格认定学历要求偏低、认定标准和程序不严格、资格证书终身制等弊端逐渐凸显。 

  从上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相继出台及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为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做了扎实的制度法律法规体系和实践环境的准备。2011年至2012年,教育部在浙江、湖北等6个省组织开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试点,率先完成国家教改重点项目,2013年扩大到10个省份,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范围推广此项制度。 

  新一轮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在10个试点省份组织的6次全国性教师资格考试中,笔试累计通过率仅为35.1%。五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也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完善了教师退出机制。 

  教师质量关系教育质量和育人质量,通过推行教师资格制度,把好教师职业入口关,是质量保障的前提。吴霓认为,教育质量是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同样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进行过程控制。2011年以来,教育部首次颁布实施了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已完成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2012年,教育部系统设计了由84个标准或规范组成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 

  力促发展,建设教师发展高速路

  一位来自山东德州的农村教师写下的远程研修感悟,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多少年了,我想从这个枯井里出来,看看外面的蓝天,但是喊了半天,却没有一个人来拉我一把!今天,总算如愿以偿。 

  程方平坦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每位教师都要在课程专业和教育教学两方面不断应对挑战、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似乎是没有终点的历史进程。 

  其实,早在1989年,原国家教委便颁布了《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启动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专门成立了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据统计,20多年来,通过开展入职培训、提高培训、专题培训和高级研修等,共有中小学校长18.1万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 

  细心梳理一下30年来我国教师培训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从普及专业的显著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标志着教师培训进入到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的新阶段,明确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培训实行每五年为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国培计划,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4年来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93万人,到2014年底将完成对640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的新一轮培训。在国培计划的示范带动下,软件建设上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长期得不到高质量培训的情况得以扭转。 

  与此同时,职教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日趋完善。2006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60多万名骨干教师和校长参加培训,基本形成专门化的教师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高校教师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相继出台,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逐渐在专业发展上崭露头角。 

  如果说专业培训让教师走上了专业成长的高速路,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推进无疑为这条道路插上了翅膀。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2013年又启动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记者 柴葳) 

上一篇:来自记者邹金国先生的报道
下一篇:黑龙江省首批基础教育研究基地、研究团队答辩圆满结束
敬告读者|版权声明|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走进教育科研网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黑ICP备16003857号-1     Copyright© 20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