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育科研-www.keyan8.com(WAP手机版)
首页 > 科研指南 > 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的获取与处理

作者:柯妍  来源:走进教育科研网  阅读:901

研究资料的获取与处理

 

    一、获取研究资料

    课题研究中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主要是为了获取研究资料。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观察

    观察是搜集资料的基本方式。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从日常教育教学现多中进行观察,获取有用的资料。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现象、矛盾、问是等,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而形成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i程中,带着研究问题再仔细观察就会获取与研究有关的、有价值的资料。

    2.问卷

    问卷调查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获取资料的基本途径。通过设计女的问卷调查可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多种资料。问卷调查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资获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资料获取方式。

    3.访谈

    访谈调查也是获取研究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与途径。对研究对象或相关 le 员进行访谈,可以直接观察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思想倾向、仪表情态、身状况等。

    4.听课

    除了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取资料外,通过听课获取研究资料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听课的目的是了解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师生的交往状态等,可以直接收集到课堂教学的资料,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技能,了解生的学习活动与状态。通过听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学设计情况等。

    5.实验

    实验研究也是获取资料的重要方式。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以对比实验前后的变化、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异等。

    6.研讨在各种教育教学的研讨中,如校本研究、学术会议等,也可以获得大量研究资料,特别是他人对某些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态度、认识等。这些观点以直接成为研究的资料,也可能为研究带来启发。

    7.查阅

    对已有文献资料的获取可通过检索、查阅等方式进行。研究者可以到图书馆或图书室检索、查阅相关图书、杂志、报纸等文献,也可以到网络上检索、查阅文献。现在网络检索、查阅使用比较多的是百度、中国知网、维普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

    研究资料的获取一般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比如观察量表、记录表、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实验仪器、音像设备(录音机、录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电脑等。这些工具都要提前准备好,并能够熟练使用。

    二、梳理研究资料

    获取研究资料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研究资料进行梳理。研究资料的梳理主要包括资料整理、资料审核、资料统计和资料归类等内容。

    1.研究资料的整理

    资料整理是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基础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音像资料的整理、文字资料的整理、数据资料的整理等。

    音像资料的整理,如访谈、课堂教学的录音、录像等的整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进行音像的编辑整理,比如去除一些无关的声音、画面等;二是进行文字转化的整理,即把录音、录像的内容转化为文字。转化为文字后,还需要进行文字资料的整理。

    文字资料的整理,或补充,或删除,或合并,最后形成简洁明了、清晰有条理的文字稿。如果是多人合作观察或记录同一个内容,还要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各自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核实、并合,最后形成统一的文字稿。

    数据资料的整理,要根据当时记录的情况、他人提供的信息,或者录音录像的信息等进行核实,务求准确无误、真实可信。

    资料整理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情,但对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等非常重要,因此,应该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2.研究资料的审核

    资料审核就是对获取的原始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检查,以使其符合资料的要求,保证研究资料的正确有效。所获取的资料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真实、准确、完整、权威、合理。

    (1)审核资料的真实性

    只有真实的资料才具有说服力,否则就无法用于课题研究。然而,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可能收集到一些不真实的信息,比如,访谈对象或问卷对象做出虚假回答、隐瞒回答等。对于从这类回答中所获取的信息,必须作无效处理。有一些文献资料,比如他人的观点、数据等也可能存在不真实的情况,也要认真比对、核实后才能使用。

    资料审核通常用比对法、验证法等。比对法,即通过两个以上信息之间的比对来确认某一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验证法,即把相关信息还原到现场或相关情境中验证其是否真实、可靠。

    (2)审核资料的准确性

    课题研究所获取的资料必须准确无误,为此要审核资料的准确性,那些 “大概”“可能”“估计”的资料,是不能使用的。对于引用的一些文献资料,必须反复与原文核对,不添加,不省略,不漏删,以保证与原文一致。

    (3)审核资料的完整性

    从资料整体来看,所获取的资料应该是完整的,审核时要查看资料是否齐全、完备,如果资料不完整,则要想办法补充完整;如果无法补充完整,则该资料不能使用。

    (4)审核资料的权威性

    对文献资料而言,还有一个审核资料权威性的问题。文献资料的选取一般使用名家名作,即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观点。还要注意所使用资料的版本情况,一般使用权威出版社版本、名家注评本、好的译本等,辨别版本,选择善本。

    (5)审核资料的合理性

对数据资料,要审核各个指标的界定范围是否一致、计算公式是否适用、计量单位是否一致等;对文献资料,要审核概念内涵是否统一、时间是否统一、表述是否统一等。

     资料审核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耗时费力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和实施的过程。因为资料是研究的前提,前提可靠研究才可靠;前提出了问题,整个研究也就出了问题。资料只有经过严格的审核才能使用。

    3.研究资料的统计

    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审核后,还需要对一些资料进行统计。比如,调查问卷所获取的资料就需要对发放的问卷数、收回的问卷数、审核剔除无效问卷后的数量即有效问卷数、每个题每个选项的回答数等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还要制作成统计表或统计图,以便于更直接地表达或查看。

    统计表或统计图,统称统计图表,以表格或几何图形的形式,把大量的数据资料形象地组合起来,合理地排列,以便于展示资料的整体特征。统计图表为我们分析资料、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

    (1)统计表

    统计表的构造比较简单,一般包括表头(表号、总标题)、数字资料、备注或资料来源等内容。

    统计表的类型有:单项表、多项表、次数分布表。

    (2)统计图

    统计图是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的描绘而制成的描述关系及其变化情况的图。统计图具有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不够精统计图的种类有很多,课题研究中常用到的有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三种。这些图现在可用计算机通过表格转换自动生成。

    4.研究资料的归类

    资料归类是指根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束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并为一类的过程。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类是为了更身始管理和使用资料。归类前首先需要进行分类,分类前先要确定好分类的标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资料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然后把同类型的资料的结到-一老各成归类。比如,按资料的载体可分为文字资料、光盘资料、网络炎料等,按照资料发表的时间或获取时间把资料归类,按照获取场地把资料归类,按专题把资料归类。

    对数据资料的分类,需要确定分组标志。研究对象(个人)的某种属性特征,可以是数量性的,也可以是属性的。数量性的,叫数量标志;属性的, 叫最标志。例如,学生的“性别”“民族”是品质标志,学生的“身高”“重”是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的取值可以形成定类或定序的数据资料。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都可以作为分组的标准。在选择分组标志时,要注意以下三点:是按照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二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三是可以选择多个分组标志对数据进行多维交叉分组。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类便于对资料进行分析。

     三、分析研究资料

    分析资料就是分析研究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对资料背后的原因及意义等做出解释,并提供改进建议。分析资料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这两种分析方法已有比较成熟的方法系统,在此不作展开,只是简要介绍,详情可参阅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论著。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各有利弊,在研究中往往结合使用。

    1.定量分析

    指研究者借助于数学分析手段,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摄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定性分析主要用于实验、观察、测量和调查所得的数资料的处理,所分析的对象是数据资料。

    定量分析的优点是具有简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其局限性在于统计分肝手段具有一定的条件性,统计推断具有概率特征,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导致数重分析的模糊。

    定量分析常分为描述统计分析和推断统计分析两种类型。

    描述统计是用统计表或图呈现结果,或计算变量的数字特征,以反映研究象的规模、水平、比例、集中趋势或离散程度的统计分析手段。描述统计分是一种就事论事的统计,只反映事情本身的特征。描述统计分析中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常用的差异量数有标准差、方差等,以及关系数等统计指标。下面对相关概念作一简要介绍。

    集中量数也称集中趋势量数,它是用一个数值去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集中量数可以用来描述和代表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为进一步统计分析打下基础,也可用它与同质的另一研究对象作比较。平均数是表明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值。中位数是把一组数据按照其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它反映数据分布的离中趋势。差异量数愈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愈小;差异量数愈小,集中量数代表性愈大。差异量数一般包括全距、标准差和方差,其中标准差和方差最常用。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

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间关系密切程度及方向的量数,它的符号是r,取值范围在-1+1之间。相关系数分为正相关(智力与学习成绩)、负相关(解题能力与解题时间)和零相关。

    ◆当r0, xy是正相关

    ◆当r0, xy是负相关

    ◆当r0, xy是零相关

    推断统计是通过对样本特征的研究推论出总体特征的统计分析手段,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统计分析手段,常采用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定量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目前,研究者采用较多的是SPSS软件 (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它是世界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也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

    2.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研究者对所获取的文字、声音、图片等描述性资料在系统审核、归类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示事物内在特征的研究过程。定性分析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分析的对象是描述性资料。定性分析是课题研究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能克服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定性分析注重对事物整体的发展分析,倾向于对资料进行理性的归纳分析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及对背景的敏感性会影响到定性分析的结果。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归纳是从具体、个别现象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的具体形式有完全归纳法、简单权举法、科学归纳法(因果联系法)等。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演到个论的思维方法。分析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的因素、层次、部分,然后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思申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和研究者的习惯、研究特长来决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研究资料的搜集
敬告读者|版权声明|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走进教育科研网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黑ICP备16003857号-1     Copyright© 2011-2023